马新群:早期全国电源学术活动(1978年-1983年)

发布日期:2023/10/30 15:07:11 浏览量:240

中国电源学会从1983年成立到现已经40年了,今年中国电源学会将举办第二十六届学术年会。而在1978-1983年,全国的电源工作者组织了五次全国电源学术年会,在国内的电源技术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推进了中国电源学会的成立。

1978年2月全国各地电源学术组织代表齐聚北京大栅栏,商议开展全国性电源学术交流活动、成立中国电源学会、出版书刊等重大事项。当时的学术活动具有自发性、民间性的色彩。

主要发起人:北京电源技术情报网网长李厚福、秘书长倪本来、上海电源技术情报网网长马传添、天津电源技术情报网网长李颖达、四川电源技术情报网网长程兆发等。

image033.jpg

1977年2月大栅栏会议照片(北京)

大栅栏会议发起人:前排左3倪本来(北京),2排左5马传添(上海),3排左1李厚福(北京),3排左6程兆发(成都),3排左7李颖达(天津)

1978年11月在黄山联合召开首届全国电源学术年会,参会人数达170余人,收到论文80余篇。年会群情激奋、盛况非常。参会代表认真地进行学术交流、研讨新的技术,普遍反映电源学术年会效果很好。受限于当时的条件,论文稿件由作者单位自行按征文通知要求的份数打印、装订,并自行带到年会中来。等作者到达会议地点后,由组委会安排审稿。由于时间紧迫,审稿人要加班加点审阅论文,并最后排定大会报告、分组报告的议程,连夜赶在学术报告之前以大字报的形式公布于众。同样由于条件限制,学术年会论文集都是在年会之后出版。

image035.jpg

1978年11月黄山年会照片


第一届全国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编辑委员会成员:祝一新、张俊昌、李厚福、马传添、程兆发、倪本来、石钟伍、李道恺、卢宋林、李颖达、王志成、杨希炯。第二届增加程立生;第三届增加王德发;第四届增加刘铁纯、刘超群、李朔生、陈翔龙、周庭光、郑秋白、蔡宣三、谭信;第五届增加丁道宏、何金茂、兆纯孚为年会论文集编辑委员会委员。


第一届~第五届学术年会简要情况表

屏幕截图 2023-11-01 093518.png


image037.jpg


image039.jpg

第四届全国电源技术年会论文集


 image042.jpg

1982年12月西安年会照片


1979年11月成都第二届全国电源学术年会期间倡议组织编写“电子设备电源普及丛书”,并成立编委会。编委会组成人员:章燕翼、李道恺、李厚福、倪本来、李颖达、李宗光、马传添、谭信、蔡效平。在学会和邮电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出版了十一册。

同时中国电源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组织编著专著,其中有倪本来编著的《高稳定度电源》、张广明和张汝海编著的《稳压变压器》、王其英编著的《可控硅稳压电源》、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电源研究室编著的《晶体管开关稳压电源》、谭信编著的《高效能低耗线性晶体管稳压电源》、徐德高和金刚编著的《脉宽调制变换器型稳压电源》。

   

image043.png


image045.png


image047.png


从1978-1983的五年里学会成功地举办了五届学术年会,出版了学术年会论文集及一系列电源专著,电源技术普及丛书,促进我国电源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祖国现代化作出贡献,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受到了全国广大电源科技工作者的欢迎。

在中国电源学会成立40周年之际,向老一辈电源专家学者致敬。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电源学会以促进我国电源科学技术进步和电源产业发展为己任,引领了电源技术学术和行业发展,为我国的电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注1:本文内容摘选于《全国电源学术活动的发展历程》,电源世界,2001年6~8期,作者马传添。马传添(1934-2023)1958年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系本科毕业。在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从事电源科研工作廿余载,任电源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历任中国电源学会第一届~第三届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电源学会理事长。

中国电源学会1983年成立,是在国家民政部注册的国家一级社团法人,业务主管部门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电源学会以促进我国电源科学技术进步和电源产业发展为己任。电源科学技术是采用半导体功率器件、电磁元件、电池等元器件,运用电气工程、自动控制、微电子、电化学、新能源等技术,将粗电加工成高效率、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交流、直流、脉冲等形式的电能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