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鸿:纪念中国电源学会成立40周年

发布日期:2023/10/29 13:03:12 浏览量:400

时间过得真快,我1993年11月第一次参加全国电源技术年会,在会上宣读了“单管高频加热电源的理论分析”一文,这是第一次参加这样规模的学术会议,当时印象参加的会议的代表很多,代表们充满对电源技术的激情,会场坐的满满,见到了许多电源界的前辈。感受到电源学会是一个开放、包容、热情的团体,后面一直参加中国电源学会的活动。

我从国外做访问学者回来后,应邀在江苏扬州召开的1997年全国电源学术年会上做了“超导储能装置用GTO PWM电流型变流器模块方阵”大会特邀报告,1999年又在深圳召开的全国电源学术年会上做 “中、大功率高频隔离PWM DC/DC功率变换器拓扑”大会特邀报告。现在回想起来,学会前辈给我许多锻炼的机会。1997年学会常务理事卞敬明教授主动退下来,推荐我担任学会常务理事,分管学术工作的马传添副理事长推荐我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培养我组织大型学术会议的能力。1999年我被推选为学会副理事长,分管学会的学术委员会的工作。从1997-2013年我有幸参与了学会两年一次的全国电源学术年会的组织工作。作为一名电源科技工作者,我在中国电源学会的平台上与同行们共同探讨电源领域面临的各种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学会活动结识了众多同行,并与很多电源企业建立了交流联系,对我的科研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学会前辈给我们这一代的年轻电源工作者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提供了成长的平台。

2013-2021年,有幸担任中国电源学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长,恰逢我国电源技术和产业大发展时期,我与学会理事一起,竭尽所能,出台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学会一步步的发展壮大,同时亲身见证了中国电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为我们这一代能够为中国电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感到自豪。这里要感谢电源行业同仁、学会理事给予我的信任和帮助,感谢学会历任秘书处同志付出的辛劳,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电源事业的人们。

正值学会成立40周年。回顾学会发展历史,感慨万千,我想借此谈一谈对学会工作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1. 海纳江河,汇聚各方人才。学会坚持包容开放精神,接纳和吸引各个方面的人才,学校、企业、研究所、国防、政府等科技人才、企业家、领导、用户等。学会学术年会从90年就开始采用中、英文征文,面向大华人区,包括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新加坡征文,数次邀请台湾地区组团参加学会学术年会。尽管我们是一个学会,做了许多协会的工作,大量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学会活动,也促进了产学研的交流,这是学会的一个重要特色。2021年学会个人会员数量突破1万人,团体会员单位稳步发展,理事单位体系不断完善。今后我们要发展成全世界最大的电源(电力电子)学会,发扬我们既有个人会员,又有企业会员的特色。

2. 学会及时跟踪技术动态和产业发展方向,专业范围不断拓展。从早期直流电源、交流电源、特种电源,扩展到发、输、配、储、用的元件、装置、系统。目前已包含直流电源、照明电源、特种电源、变频电源与电力传动、元器件、电能质量、电磁兼容、磁技术、新能源电能变换技术、信息系统供电技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装置、新能源车充电与驱动、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及装备、交通电气化共14个专业。未来航空航天、海洋装备具有巨大发展空间,人工智能将在电源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另外电源系统信息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等,希望学会关注相关技术发展,及时拓展专业领域。

3. 长期坚持为企业和行业服务的理念,凝聚了一大批电源企业和工程师。我担任理事长期间,做出了一个规定,专业委员会必须挂靠在企业。专业委员会主体应是企业委员,主要功能是服务企业。目的旨在强化企业对学会活动参与性,发挥企业在专业技术方向把握中的作用。专业委员会参与学会团体标准建设、专题培训、专业技术研讨、电源云讲坛等。去年学会还完成电源产业与技术发展路线图的研究编制,这是一个对电源技术中长期发展具有指导性的文件。学会发展离不开行业发展,学会如何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并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提供支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曾带学会领导专家走访企业,得到了企业欢迎。今后,希望学会更加开拓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学会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

4. 不断提升学会学术影响力。近年来,学会年会的规模不断扩大,较好地与展会结合,业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力电子学术会议。学会与IEEE 电力电子学会合作,发起创立了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PEAC)和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 Symposium(PEAS)国际会议,进一步扩大了学会的国际影响力。在学会理事、编委、编辑部等努力下,学会会刊《电源学报》入选了中文核心期刊。学会创刊CPSS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英文期刊和“CPSS-Spring电力电子技术英文丛书等,学会学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希望学会不断努力,争取《电源学报》和CPSS TPEA英文期刊早日成为高水平期刊。

5. 克服干扰,坚持不懈抓国际交流。目前学会与IEEE 电力电子学会已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在国际会议、英文期刊、暑期研究生班、会员发展等等方面开展了紧密的合作。与美国电源者制造协会建立交流机制。希望学会不断开拓国际交流地区和合作内容,近期可以深化与亚洲国家、欧洲电力电子学会、机构等的交流。

6. 培养青年人才和学会接班人。谁赢得年轻人,谁就赢得未来,学会的未来靠青年。学会先后创建了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另外要求每个专业委员会要有一位35岁以下的副主任委员。实践证明青年朋友有思路有担当,极大活跃了学会氛围,开展了一系列蓬勃向上富有生气的活动,也被兄弟学会所仿效。近年来,许多海外学有所成的青年人才回国,我国也自主培养了大量人才,如何发挥青年人才作用,创造条件,让他们挑担子,在学会发挥作用。建议学会认真研究,出台新的举措。

回首过去,本人有幸亲历与各位理事一起参与学会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电源学会发展,见证了我国电源技术和产业的进步,深感荣幸和感激。展望未来,进入而立之年的中国电源学会,继往开来,将再踏征程,引领电源行业共同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衷心祝贺中国电源学会成立40周年。

中国电源学会1983年成立,是在国家民政部注册的国家一级社团法人,业务主管部门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电源学会以促进我国电源科学技术进步和电源产业发展为己任。电源科学技术是采用半导体功率器件、电磁元件、电池等元器件,运用电气工程、自动控制、微电子、电化学、新能源等技术,将粗电加工成高效率、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交流、直流、脉冲等形式的电能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